PG电子官方网站- PG电子试玩- APP下载新基金发行加速 前三季度1100只接近去年全年 国庆节后一周60多只定档
2025-10-05PG电子,PG电子官方网站,PG电子试玩,PG电子APP下载
随着A股行情的持续活跃,公募基金的新发节奏正在显著提速。据Wind数据显示,2025年前三季度,新发基金数量已突破1100只,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,公募行业的产品布局热情由此可见一斑。而这一加速键的启动,显然与持续回暖的市场行情密不可分。年初至今,主流指数稳步爬升,结构性机会频现,权益投资氛围被重新点燃。
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发行数量上,也体现在产品结构与基金经理阵容的变化中。权益类产品成为绝对主角,尤其是在节前密集公布的新发计划中,多个老牌基金经理再度披挂上阵,为市场带来更强信心。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通过产品线延伸、首发ETF、布局FOF等方式积极应对投资需求的变化。
“过去大家担心新基金发不出去,现在是好产品、好时点,市场自然会给出回应。”一位华东大型公募渠道人士坦言,从下游代销机构反馈来看,部分带有“知名度”标签的产品认购热情迹象明显。“尤其是节后那批产品,动销情况目前来看还是有希望超预期的。”
在这一背景下,新基金发行正呈现出质与量的同步提升局面。一方面,是头部公募在指数、量化、行业主题等方向加大布局力度;另一方面,则是知名基金经理“老帅新挂”,助推主动权益再掀波澜。
从时间节点来看,十一假期成为今年基金发行的重要分水岭。据Wind数据显示,仅10月9日一个交易日,就有23只新基金开启发行;整个节后一周内(10月9日-16日),已有至少62只产品定档,展现出市场对年末行情的乐观预期。而在这批产品中,知名基金经理的挂帅无疑成为最大亮点。
其中,财通基金金梓才将领衔财通品质甄选,中欧基金蓝小康带来中欧价值领航,而汇添富基金马翔则将负责汇添富港股通科技精选,还有闫思倩也上新了鹏华制造升级。知名基金经理们坐镇叠加市场回暖,被业内认为是四季度基金销售层面少见的双利好。
Wind数据显示,节后一周内将发行16只主动权益基金,兼具主动管理能力与进攻属性,与当前投资者逐步回升的风险偏好形成契合。“今年前两个季度大家还在观望情绪为主,但从7月开始行情稳定之后,新发基金的认购节奏开始有明显改善。”一位华南地区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,“尤其是带熟脸的基金,渠道更愿意推。”
除了主动权益,指数类产品也保持高频上新。10月待发的指数基金多达30只(包含被动指数、指数增强型基金),覆盖创业板综、创新能源、航空航天、科创50等成长风格指数,以及中证红利、A500红利低波等红利风格指数。不仅如此,连传统宽基指数如上证180、上证380、中证500等也被集中布局,显示出基金公司对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兼顾。
与此同时,设置首募规模上限成为近期产品设计的新趋势。如平安恒生指数增强、富国医药精选均限定首发不超过10亿元,易方达港股通科技、华夏上证180ETF等产品首募上限则设为20亿元,意图通过控量提质优化持有人结构、降低建仓压力。
“这是市场变聪明的表现,”上述渠道人士表示,“与其发个大体量产品最后建仓困难,不如发得小而精,未来业绩一旦起来,二次销售反而更容易。”
从全年视角来看,2025年新基金发行呈现出总量扩容与结构分化并存的格局。根据公募排排网统计,截至9月30日,年内新发基金共计1138只,较去年同期增31.87%,增幅颇为显著。其中权益类基金堪称绝对主力军,发行数量达823只,占比超过七成。
其中股票型基金的数量占据主导地位,2025年前三季度新发达644只,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,占全部新基金的56.90%。这背后,既有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、经济基本面改善的宏观支撑,也有投资者对结构性机会与主题赛道的重新聚焦。
“投资者现在不只是关注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,更关注你投了什么、投得准不准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分析师指出,在AI、科技、红利等赛道的轮动背后,产品能否精准对接市场主线、明确投向策略,成为影响发行成败的重要变量。
在指数型产品领域,这一趋势尤为明显。全年新发的股票型基金中,指数型占比高达96.74%,其中ETF产品的占比不断提升,成为投资者布局细分行业与主题的重要工具。FOF基金也在今年实现爆发式增长,累计发行49只,同比大增113.04%,虽总量不大,但显示出多元配置理念的崛起。
相较之下,债券型与QDII基金的表现则较为黯淡。债券型基金年内仅发221只,占比不足两成,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8%;而QDII基金更是仅发13只,同比腰斩。业内人士指出,这主要受制于资金流向权益资产与海外市场波动较大的双重压制。
混合型基金则相对稳定,共发行195只,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其中偏股混合依旧是主力,占据全部混合基金的九成以上。这也说明,投资者在市场趋势明确时更倾向于选择风格鲜明的股票型基金,而非灵活配置的混合型产品。
从发行机构来看,头部效应愈发明显。富国基金以51只新发基金领跑全行业,华夏、汇添富、易方达紧随其后,均发出40只以上新基;永赢、鹏华、南方、万家等次梯队机构亦有超过30只的表现。反观中小型基金公司,全年新发产品普遍不足5只,整体节奏明显滞后。
“资源集中不可避免,投资者和渠道都倾向于相信熟悉的品牌和老牌基金经理。”上述分析师表示,“对中小机构来说,或许只能在特定细分领域杀出重围。”